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天津站

外卖大战 有商家利润下滑超60% 每10元补贴中自己要补7元

东方财富网2025.07.20 09:50

最近两周,外卖平台掀起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美团、淘宝闪购、京东接连祭出超力度优惠,社交平台上“1.1元鸡排套餐”等的薅羊毛攻略疯狂刷屏。然而狂欢背后,餐饮商家却叫苦不迭,有从业者直言:“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我们的命脉完全被平台掌控。”

某轻食连锁品牌商家元元(化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外卖大战对品牌宣传确实有好处,但对品牌下面的加盟商来说,由于他们不熟悉游戏规则,因此意见较大。”

7月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公开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同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关于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指出各平台企业应立即停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的强制行为,严禁以“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变相强制商家参与价格补贴活动。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更早的,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外卖补贴大战是把双刃剑,”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罗贤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短期看确实提升了餐饮业曝光度和消费热度,但长期而言,这种补贴驱动的虚假繁荣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催生投机商家,或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谁在出钱补贴?

热火朝天的平台补贴势头不减,平台也交出了成绩单。

美团发布战报显示,截至7月12日23点36分,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达1.5亿单。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单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环比净增15%。同时,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有市场消息显示,7月12日,美团的补贴额为3亿元—4亿元,淘宝闪购的补贴额超过了12亿元。最近两周,淘宝闪购的工作日补贴额则在单日4亿元左右。但品牌方对此数据均未回应。

外卖补贴大战看似热闹,餐饮商家却是苦笑连连。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指出:“百亿补贴开战,最受伤的其实是商家。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每10元中平台只出3元,商家要补7元,大头都是商家出的。”

“补贴比例正在悄然转移,”元元透露,“最初商家承担较小份额,如今已飙升至60%以上。以14元补贴券为例,商家需承担9元,而平台仅补贴5元,商家负担明显加重。这直接导致实际客单价从20元下降至15元,茶饮品类补贴券更多,部分订单经凑单后消费者实付金额甚至只有几分钱。”

“这波外卖补贴活动来得猝不及防,”元元无奈表示,“以往平台会提前沟通活动细则,让我们有时间协调加盟商。但现在直接默认全量参与,小品牌连协商的余地都没有,与我们对接的客户经理也只能表示这是平台统一政策。更让商家进退两难的是流量绑架——不参与就意味着断流,日均百单的店铺会跌至30—40单。参与活动虽能带来2—3倍订单,但客单价却很低。”

(图:消费者展示领到的外卖券)

冰火两重天

补贴大战之下,餐饮商家则呈现两极分化。

“有补贴,单量起来了。”在杭州主营沙县小吃的方先生是补贴的“受益者”。他坦言,平台补贴让单价降低,吸引了更多图便宜的消费者,对他这样的小商家而言,“参与活动后,平台将给予其一定额度的配送费补贴,是有帮助的。”

小吊梨汤总经理刘正表示,小吊梨汤近期在外卖平台上的表现还不错,整体营收增长约两成,订单量和利润也同步上升,整体趋势显著向好。增长主要来自新客拉动和用户复购的双重推动,尤其是年轻用户群体的增加较为明显,目前约占整体外卖订单的20%—30%。

外卖单量激增的背后,也有餐饮商家面对“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处境。“净利润下滑超过60%,部分门店已陷入亏损,”元元坦言,加盟商普遍反映利润微薄,但品牌方同样增收困难,难以给予补贴支持,仅能在包材上为加盟商提供优惠。

“不过,经过去年调整,我们通过压缩15%—20%的固定成本,闭店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目前,单量增长只是表象,如何平衡流量与利润才是生存关键。”元元表示,“在这波泼天的流量之下,要看备货和人手能否接得住。目前我们门店单量增长100%,客单价降了4元—5元,订单量还可以消化,人手还是充足的。”

对于主营堂食的商家而言,外卖补贴大战无异于一场“降维打击”。黑河市的牛肉面店主李先生直言,自家的面食产品不适合外卖,但若不参与活动或充值平台推广,在平台页面的排名就无法靠前,堂食客流也受到冲击。更有商家表示,“顾客即便来到实体店了,也会打开外卖软件对比价格,也有到店坐下来点外卖的消费者。”

推动行业洗牌

面对补贴大战,餐饮企业正积极寻求转型突围。以小吊梨汤为例,该品牌快速调整经营策略。“在流量涌入后,针对当下的一人食消费场景,小吊梨汤推出了更灵活的套餐组合,去更好地承接了平台的活动和流量扶持。”刘正表示,要让这种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注重产品本身的优化和服务体验的提升。

然而,对于众多像方先生这样的小微餐饮商户来说,应对补贴大战却面临现实的硬件掣肘。“我们这样的小店人手有限,只能选择入驻一个外卖平台,”方先生坦言。即便面对爆单带来的出餐压力,他也只能无奈表示:“确实会出现延迟,只能请骑手稍作等待,但我们会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李先生则直言拒绝参与外卖补贴大战,“订单高峰,短时间内涌入大批量订单,就很考验出餐速度和人员调配能力。即便订单量可观,但外卖单价过低。比如15—16元的订单,消费者仅支付8—10元,再分摊人员管理和设备消耗后,商家的实际利润空间会被严重压缩,利润可能仅剩2—3元。”

不过,数据显示,在淘宝闪购消费券上线第一周,有4124个餐饮连锁品牌突破了生意的历史峰值。在这些破峰的连锁品牌中,95%为城市区域连锁品牌,此外,小吃、地方菜、快餐等中小连锁品牌商家占比超过五成。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正在加速餐饮行业的深度洗牌。“平台资源明显向连锁品牌倾斜,单店和小商户既难以获得扶持,又缺乏承接流量的运营能力,”元元表示。她建议商户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优化菜单结构适应平台满减规则,比如推出高毛利组合套餐;另一方面开拓企业团餐等线下渠道平衡收益。

“很多商家仍抱着等等看的心态,外卖大战的繁荣景象给了很多商家希望,即便暂时亏损,他们也觉得熬一熬就会有转机。”在元元看来,“补贴不会是长久之策。”

对此,刘正也提醒道,“商家应当建立清晰的经营底线,若补贴活动与企业发展目标相悖,不妨暂缓参与。商户可以把重心放在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如何能更好地适应新的营销体系里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0507

累计有效投诉27888110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